27
2022
-
12
粽子的来源
Author:
端午吃粽子,现在人们可能大部分人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。
但关于这个据专家考证,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,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;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,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,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。实际上,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"寒食节"(清明前一天)吃粽子,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。至今,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。
但关于这个故事说法很多,比如:
1.纪念屈原
屈原是战国时楚人,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,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泊罗江身亡,老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,于是有了端午节,有了龙舟竞渡,有了吃粽子。
2.求子
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,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,有大有小,大的在上,小的在下,形状各异,非常好看。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,形成五彩缤纷。因为“粽子”谐音“中子”,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说法,因此就有了“九子粽”
3.除瘟驱邪、求吉祥
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及神灵。古人认为,五月五日为恶月、恶日,必须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举行祭祀活动,以除瘟、驱邪、求吉祥。
4.功名得中
因为“粽”和“中” 音近,也可取“功名得中”之意。在古时寓意学士考中功名。
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,因此在端午节时,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获一举中第的好兆头。
5.光宗耀祖
因为“粽”和“宗”音近,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“光宗耀祖”。每到端午节,家家户户都吃着粽子,庆祝节日。